“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 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我校师生中持续引发热议。
为进一步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3月20日下午,我院组织思政课教师和学生代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专题学习。校党委书记廖思红,党委副书记邵国平,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叶华松专程出席此次学习会。
廖思红指出,在全国两会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体现了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度重视,为新时代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她要求,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深刻内涵,把握精髓和核心要义,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政教师队伍,将“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标准内化于自觉的追求,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同时,要按照“八个相统一”的要求,继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引导青年大学生成长的“第一主课”。
邵国平强调了思政理论课在高校中的重要性,提出思政理论课教师应围绕六个方面的要求加强自身素质,迎合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让思政课变得更受欢迎。他提出,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侧重点,把握规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发展;要围绕教学核心,积极采用新方法、新手段、新载体进行教学活动。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我院党总支书记兰俏梅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一篇在新时代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纲领性文献,为进一步强化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指明了方向。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政治原则展开教育教学工作,不断研究教学规律,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方法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我院院长龚志伟表示,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教师是关键,改革是动力,马克思主义学院一贯重视思政课课程改革,致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引导青年大学生成长的“第一主课”。强化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示范教学,完善“行走的课堂”“情境课堂”“创意课堂”等课堂形式,深化“中班授课、小班讨论”等组织模式改革,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辩论赛、演讲赛、红色经典大赛等通用能力大赛,融通教书与育人、传承与创新,以学术讲好政治,以故事讲好道理,提升课程教学的理论性、针对性、亲和力,帮助青年学生学以致用、力行实干。
生物制药171 范世昌激动地说:“我觉得习近平总书记于近日召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举办得很及时,也很重要。我校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效果十分明显,调动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我们受益匪浅。我们的思政课老师认真教书育人,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给我们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我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我院副教授吴春莺博士表示“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总书记提出了对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新要求,那就是“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感使命光荣,更觉责任重大。在今后的教育事业中,我们要对照标准照差距,努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以对国家、人民和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忠诚,努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培育学生的强国志,激励学生的报国行,为丽水之干、为浙江实现“两个高水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时代新人。”
(一审:方振宇;二审:龚志伟;三审:兰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