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学生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学理论学习:以青春之我 筑教育强国

时间:2025-06-15作者:王晓帆、王姚/文 浏览次数:10

今天,我们站在浙西南革命老区的丽院校园,脚下是红色土地,眼前是绿色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不仅为我们擘画了“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更为我们这一代青年指明了“何以强国、何以成人”的历史方位。此刻,我们不仅是听众,更是“强国一代”的答卷人。请允许我以“青春之我”的名义,向“教育强国”致敬,也向正在奔跑的我们致敬。

强国之基,系于教育。总书记开篇即言:“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这句话把教育的地位抬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突破60%,县域义务教育全面均衡,14亿人次学生资助“一个都不少”——这些数字背后,是每一位同龄人“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获得感,是我们未来站上讲台的底气,更是民族复兴大厦的基石。

强国之路,关键在青年。总书记指出,到2035年要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2035,我们正值而立。换句话说,教育强国的“工期”与我们人生的“黄金期”完全重合。这份“时间差”提醒我们:今天的学习者,就是明天的建设者;今天的团学骨干,就是未来的思政教师、大国工匠、创新尖兵。强国之路,不在远方,而在我们脚下。

强国之魂,熔铸于精神。总书记要求打造“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教师队伍。这18个字,是写给未来教师的,也是写给今天的团学骨干的。当我们佩戴团徽、举起右拳时,就要提醒自己:先学一步、先做一步、先严一步,让教育家精神从“未来时”变成“现在进行时”。

同学们,2035并不遥远,教育强国也不是宏大叙事。它藏在一次精心准备的团日活动里,藏在一次走心的乡村支教里,藏在我们每一次“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里。

让我们以青春之我,回应时代之问;以今日之我,筑明日之强国!

 一审:王晓帆;二审:过其欢;三审:李鹏


地址:丽水市学院路1号 马克思主义学院版权所有
制作维护